五老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最美五老展风采 红色精神代代传

时间:2024-12-05 11:05:00    点击率:

 

  张应力,男,65岁,中共党员。原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现任牡丹江市东安区墨林艺术学校校长、关工委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牡丹江市自媒体行业协会副会长,《人民摄影》签约摄影师,《中国火炬》、《学子》、《伙伴》、《老年日报》、《黑龙江日报》和《牡丹江日报》特邀编辑、特约记者、特邀通讯员。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特级教师”、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的“全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牡丹江市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标兵、牡丹江市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张应力还在牡师院大学讲台任教时,就热衷青少年文化活动。2010年,牡丹江市教育局关工委举行全市中小学生“中华魂”主题演讲比赛,邀请张应力担任活动艺术指导和评委,从那之后,他就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十几年间,经他撰稿和辅导的中小学生演讲选手,在全国和省市“中华魂”演讲比赛中,有50余人荣获一等奖,有10余名中小学生代表黑龙江省赴北京人民大会堂给国家领导人进行汇报演讲。

2020年退休后,张应力更是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当成了自己的全部事业。他在自己创办的墨林艺术学校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民办学校的关工委组织,自费订阅10本《中国火炬》杂志,分发给老师和同学们阅读,只要学校有精彩的主题活动,他都积极上报《中国火炬》公众号,几年来发表活动报道60余篇。在《中国火炬》杂志上发表摄影作品3件,在“关工资讯”栏目中发表作品3件,2021年,张应力组织学习《雷锋日记》的画面荣登《中国火炬》封底。

      2023年“重阳节”期间,张应力受邀参与多所小学关工委组织的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活动,并撰写《73年后,再讲跨过鸭绿江》一文,被2023年第11期《中国火炬》杂志用一页半的版面刊登,作品发表后受到省关工委宣传组通报表扬,并写进牡丹江市和东安区关工委2023年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关工人,长期以来张应力以传播红色文化为己任,从受邀义务主演牡师院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中抗联老战士,在省委党校和省内各高校巡演30余场,到为东安区创作并主演情景剧《红色七星》,从参加省委宣传部演讲、诵读大赛获奖,受邀导演省教育厅春晚,受邀导演牡师院、牡医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到连续十余年导演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教育局、“红色清明”、“主题党日”,在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中报道或直播,张应力用汗水为打造雪城红色文化品牌做着不懈的努力。

多年来,张应力带领学校师生坚持做拥军优属志愿者,长期为困难家庭子女和军属子女减免学费3万余元。墨林艺校开展的“慰问送温暖,情系老兵心”主题走访活动中,张教授自费带领师生和志愿者,奔赴市区和外县看望志愿军老战士50余位,他们中最年长的104岁。张教授为老战士每人捐赠棉军服一件及生活物品,累计4万余元。每慰问一位老战士后,他都为老战士拍摄写真,并把他们感人的故事写下来,让老英雄的故事激励更多的后人,这些报道先后在《中国火炬》等媒体发表。

近年,张应力还把目光关注到助力乡村振兴上,他和妻子自费带领墨林艺校师生们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进海林横道河子油画村和海林七里地民俗村进行采风和拍摄。他编导的乡村振兴短片在《央视网》《学习强国》等十几家主流媒体连续报道和刊发。

去年,为宣传报道中国黑木耳节、镜泊湖冰雪节等活动,张应力在胆囊切除手术的十天后,就跟随市委网信办深入活动一线采访报道。

近年,张应力还受邀担任省内外多家媒体的特邀记者和通讯员,他撰写的报道和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央视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摄影报》《中国火炬》等主流媒体发表200余篇。202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最美五老”。


IMG_2399 为社区少先队员讲红色故事_副本.jpg


张应力 为市教育局做关工委宣传工作通讯员做新闻写作培训_副本.jpg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 址:牡丹江市东安区新安街东五条路97号6楼
电 话:0453-6699250 邮箱:mdjdaqggw@126.com 邮 编:157005
Copyright © 2014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行业权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