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顺卿,男,1938年5月出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从牡丹江市东安区人大主任岗位退休后, 2001年9月,服从区委安排,听党话退休再上岗,到区关工委工作,任常务副主任至今。18年来, 他积极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主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用真心帮教犯罪的 未成年人重新做人;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用真情帮扶困境家庭学子励志成才。
1、用真心帮教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做人
毕顺卿等“五老”被聘为区法院执法监督员、陪审员和区检察院的社会调查员。2003年以来, 共19次参加庭审,做代理家长12次。2005年,清福社区的一名学生许某某,因误伤亲叔叔而犯罪。 为了给许某某一次改过悔罪、重新做人的机会,毕主任带领曲淑琴、桂淑琴关工委“五老”多方 行走,取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多方支持。最后,法院宣判监外执行。他们又主动上门帮教,参与日 常监护,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毕主任用爱心和行动温暖、感动和教育着他。最后,孩子没有中断 学业,也没再犯罪,走上了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道路。
2017年1月17日,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程某和李某的监护人不能到庭,区法院再次邀请毕主任 担当代理家长。他当庭向法官提出从轻判罚的请求,并庄重地在监护人一栏签名。庭审后,在法 庭后场,又见面交谈。让他们明白法律的严肃和公正,教育他们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老主任 面容亲切,语重心长。两名少年真切地感受到亲人的关爱、亲情的温暖,当场泪流满面,表示悔 罪和改罪。下午一回到单位,就再次与孩子所在地的关工委进行联系。由于工作及时到位,其中 1人春节前就回了家。
2、用真情帮扶困境家庭学子励志成才
毕主任先后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他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退休金,定期到家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 鼓励家长乐观向上,教育孩子刻苦学习。春节期间,还给孩子发压岁红包。十几年来,奉献爱心 款物合计人民币近2万元。现在,3名孩子已顺利毕业,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
清福社区单亲贫困家庭学生巩某某,就读于牡市二中。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意志坚强的她, 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心中怀着用知识改变家庭生活和个人命运的美好梦想。母亲单位解体后 成了一名下岗工人,只能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着家庭生活、供养孩子上学的花销。家中还 有一位80岁的老人需要照顾,生活陷入了困境。毕老在孩子上高一的时候,从社区关工委那里 得知情况后,就开始了对孩子个人和家庭的帮扶。2015年8月,巩某某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 得知喜讯后,毕老又带上礼物到家中祝贺。鼓励她求知上进,学有所成。看到孩子和家长脸上 露出的笑容,毕老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之情。
2018年春节前夕,巩某某放假回来,在区关工委和清福社区领导的陪同下,毕老再一次前往 家中献上爱心。这次又购买了一袋50斤的大米,一袋50斤的白面,两桶10斤装的豆油,6包4斤装 的俄罗斯产饺子面粉,还给了孩子1000元的春节压岁红包。孩子亲昵地坐在毕爷爷旁边,面带笑 容地说:是生活教育了我要坚强起来,是爷爷的关爱给了我向上的力量。爷爷您放心,只要努力, 一切都会好起来。得知孩子正准备考研的信息后,毕老高兴地说:要是能考上,我还继续帮助你。 大家一齐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上级关工委和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毕顺卿
同志团结带领各级关工委领导、“五老”和工作人员团结进取、勤奋工作、无私奉献、
创新发展,东安区关工委于201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
国家级“五好关工委”;东安区委3次被评为省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标兵单位;
2016年和2017年,东安区关工委两次在省级会议上介绍新经验。他本人先后被评为
“东安好人”、市级岗位学雷锋标兵、省级优秀“五老”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牡丹江市东安区关工委